他叫王建業,1952生人,祖籍河南許昌長葛市?,F任中國防水協會常務理事、河南金拇指防水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、河南建筑防水協會執行會長、河南省長葛市人大代表、河南省見義勇為基金會第四屆理事會理事等多個職位
雖然他身價數億,但是他衣著平凡、沒有奢華的西裝、也沒有奢侈的豪宅。而他對于跟隨多年的員工向來大方,用他的話來說“我要讓我的員工都能買得起房,開得起車”?,F在他的員工不少都開上了奔馳、寶馬,住上了別墅豪宅,年收入百萬的不勝其數。而他現在的成就,都是來自他多年的堅持不懈,他白手起家,從一個農民家庭里走出來,在防水行業一拼就是33年。63歲的他仍然每天堅持按時上班,他每天只休息6個小時左右,30多年如一日的在防水行業拼搏。
他是怎樣從一個普通的農民轉身成為一個河南的知名企業家呢?是怎樣從一個普通的業務員能夠創建一家年銷售額數億的企業呢?那么帶著這些疑問,讓我們了解王建業成功背后的故事。
王建業講到他的成功來自于兩個方面,一是家庭環境和小時候受的艱苦歷練,二是得益于黨的政策,給他人生帶來了機遇。時間回到50多年前,從他有記憶開始,家中祖祖輩輩都是面朝黃土背朝天,靠農業種植來維持生活的標準農民。爺爺、奶奶、姥姥那時年紀已大,他的兄弟姐妹又多,全家人的生活重擔,只有父母兩人的支撐,只能勉強維持。父親經常不在家,光靠托著一個右臂嚴重殘疾的母親來養家糊口,怎樣能夠承受得了?1967年被迫無奈的王建業提出休學,得到父母的同意后就辭去校園,退學回家開始務農?;丶乙院笃鹪缲澓?,埋頭苦干,他拉過犁耙、拉過磨、拉過水車、拉過煤塊、打過土坯、燒過磚;后來還干過機械、干過鑄造、當過會計;也經商賣過黃豆、擺地攤賣過皮鞋;還編過籃子、筐、席子,干過木工和鐵匠。只要能填飽肚子、補貼家用,什么活他都干。盡管如此努力,如此勤奮的付出,但仍然擺脫不了貧困。他曾自嘲說“干的是牛馬活,吃的是豬狗食,穿的是破爛衣,住的是漏雨房”。
這樣的艱難生活,一直持續到1983年。一個偶然的機會,他的一位朋友說做防水材料很有市場,他抱著試一試的態度,踏入了這個行業。從83年年底接到許昌繼電器第一個維修項目以來,沒想到這一干就是30多年。在此期間他也曾經有過很多困難,但一直支撐他的動力來源是一句話“出生不由己,改變靠個人”。他經常講到“我必須對家庭負責,對自己負責,對客戶負責,對員工負責。通過自己的努力讓父母幸福,改變家庭的生活狀況。我必須成為父母的驕傲和祖輩的驕傲”。
30多年來企業越做越大,責任也越來多重,他給自己定下了四個目標:一是要做對國家和社會有用的企業;二是要做員工成長快、工作穩定、收入高的企業;三是要做有助于上下游經銷商、客戶做大做強,有責任心的企業;四是雙百企業—百年企業、百年品牌。
現在他的企業里有600多人,其中博士、碩士、高級技術研發的人員有30多名。雖然他公司年收入近百萬的高管就有十幾個,但他仍然很節儉,從他的衣著打扮上看,很難與一些身家數億的企業家掛鉤。但是這就是王建業,也是他的員工能夠跟隨他十年、二十年、三十年的原因。一個人的財富不是有多少錢,有多少套房子,而是他能給帶別人多少財富。一個人精神文明不是每天聽著英文歌曲,去過多少個國家,而是他能夠像太陽一樣,溫暖他身邊的每一個人。
在與王建業的聊天中不難發現,防水就是他的生命,一個人把自己的事業與生命相連,這樣的成功絕不是偶然的。金拇指的企業使命是“天下防水,我的責任”,這是王建業的責任,也是他希望自己員工都能承擔的責任。
有人就想,這么好的企業,用人的標準一定是非常的嚴格,而王建業說他的用人標準很簡單,就三條“一是人品過硬、執行力強;二是專業、敬業、專一;三是承擔責任、主動暴露問題”。的確不管學歷有多高,工作閱歷有多豐富,如果人品不行,那么始終會被社會淘汰的。
王建業的故事還有很多,他還在創造一個個成功的故事,而好的產品自己會說話,他的產品正在為中國防水行業講述屬于他自己的故事,他會帶著他的金拇指越走越遠,為人類創造更美好的生活環境!